【专刊】安纯沟门乡狠抓项目工作促农增收
2017-03-30 12时35分浏览次数:

该乡认真贯彻落实县委、县政府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工作总基调,将项目工作与美丽乡村、脱贫攻坚、生态保护、基层党建等工作有效结合,灵活运用政策、人脉、生态等优势资源,破解项目发展瓶颈,使项目在数量、质量、带动效果等方面与历史同期相比实现了多重突破。两年来,该乡新落地千万元以上项目4个,总投资逾2亿元,带动农民增收超300户,年人均增收超2800元。

一是以政策推动,积极谋划惠民项目。立足乡域经济发展实际特点,灵活运用中央、省、市相关政策,通过发展惠民、扶贫等产业项目,带动村民脱贫致富。紧抓全市易地扶贫搬迁试点有利时机,采用自愿搬迁、自主建房(购房)、定额补贴、差额自筹的方式开展工作,创建了搬迁户自主参与、管理的模式,打造全市最大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。同时,以政府扶持企业,企业带动农户、农户协助企业发展合作形式,在西双栅子、曹营子、骡子沟、水泉沟、小石盘及周边区域,引进了万头驴养殖屠宰深加工项目,农户可通过自养驴入股的方式定期享受分红,并依托项目建设从用工、土地出租等方面增加额外收入,实现企业发展、农民增收的双赢。积极开展全市秸秆直燃试点工作,采用补贴+耕地的方式收购秸秆140万斤,为企事业单位节省燃料费20余万元,减少大气污染的同时,为2000余户群众增加了收益。

二是以资源挖动,探索精品项目模式。重点打造2-3个特色、精品项目,吸引投资商目光,带动其他项目发展。深入挖掘山、水、林、田等生态资源,在二道沟自然村及五道河村区域引进了金滦山城生态庄园项目,通过采取公司+会员+农户的方式,打造集农业种植、特种畜禽养殖、文化旅游、休闲度假及高端养生为一体的生态庄园,并依托山水之势将项目与下游黑沟漂流、龙潭开发水库项目相结合,打造水文章 旅游观光带,带动乡域旅游业态发展。目前,已投资4000余万元,流转土地700亩、山林2020亩,清挖庄园水面50亩。利用温差大、光照足等自然资源,在双栅子村引进了双千亩生态有机示范园,通过精品果园的产业带动,实现农民土地租金+分红+工资收入多样化增收。2016年,该村人均增收达3600元。同时,发挥原小白旗砖厂产业基础优势,由北京中硕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投资1500万元对其旧址、技术等改造升级,发展焱崃新型建材页岩砖、空心砖、尾矿砂砖项目,解决原砖厂遗留问题的同时,可提供就业岗位40余个。

三是以人脉促动,加大招商引资力度。充分发挥在外能人人脉、财力、物力等资源,建立在外企业家、致富带头人等在外能人动态管理档案,详细了解其企业市场定位、当前投资意向、发展规划等信息,在乡域经济发展规划中寻求与在外能人发展需求的契合点,打好热情亲情乡情等感情牌,邀请在外能人返乡投资创业,并利用好其桥梁纽带作用,大力开展以商招商以民招商活动,增强该乡项目发展吸引力。北京中融蓝天投资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到该乡考察,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。该乡民营企业家赵如奎和上市公司北京联合瑞康集团投资4.6亿元,合作兴建了金滦山城生态庄园项目。

四是以服务带动,优化项目落地环境。转变党员干部工作作风,由监管、配合转变为主动、引领。积极与交通、发改等部门协调对接,设置项目代办点,协助企业跑办项目手续、争取扶持政策资金,完善路、电、水、讯等基础设施建设,并通过产业培训、外出观摩等途径开拓乡、村干部眼界,强化其大局意识,拓展工作思路,为项目落地打造优质服务环境。2016年组织县乡人大、党员、群众代表和村干部先后赴山东蛙声小镇、唐山、保定、北京等地进行参观学习。同时,将群众工作常态化、长期化、零散化,深入村民家中用大白话聊家常的方式,一对一讲解政策,解答疑惑,对于土地流转方式、后期生活保障等村民关注度较高的问题及时梳理成册,由专业人员统一解答,打消村民流转、出租土地顾虑,进一步优化项目落地民情环境。目前,全乡范围内土地流转达90%以上,部分村达到100%