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滦平风采】普通话之乡—全国标准普通话体验区
2022-01-30 16时55分浏览次数:

滦平毗邻首都北京,语言上处于北方方言核心区域。历史上,由于明初两次山后大移民,使得其时的滦平境内变成了欧脱地(元人区),直到大清入关定鼎申原以后,伴随着朝廷皇庄、王庄和 旗庄的建立以及御路的开辟、行官的修建、驿站驿馆的设立,滦平大地才渐次有了如今村落的形成。这些庄园大都属于随龙入关的有功旗人奉旨而建,初归朝廷内务府直接管辖,上传下达通行北京官话,那些守宫人和官设驿站驿馆更不例外。正因为如此,滦平人所讲语言,既没有了地方土著民族传统语言的传承,又很少受到北京土语(如儿化韵))和纯粹东北话的影响,一开始就以北京官话为通用语言在官民之间进行交流,即便是后来从山东等地移居滦平的外来人口,因为受到滦平北京官话的影响,也都渐次融入了这一方言区。
今日的普通话,由北京官话发展而来。上世纪五十年代,在国家制定普通话语言规范过程中,有专家学者来到我县金沟屯、火斗山等地开展过语言调查活动,滦平作为普通话标准语音采集地,为我国普通话语言规范的制定提供了语言标本。也正因为如此,滦平方言成为了最接近普通话语言规范的方言。
走遍全县大小村落,下起幼儿园的学前儿童,上至山旮旯的百岁老人,听到的都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(虽然在方言词汇和语音声调上,同普通话规范比较存在着少量的差异),因为普通话就是他们的母语。这种全民都讲普通话的现象,在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。可以这样说:滦平就是普通话之乡,滦平是最好的标准普通话体验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