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地:滦平县属于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浅山区,全县平均海拔400米,最高峰为白草洼的人头山,海拔1750.4米;最低点为巴克什营长城外潮河岸,海拔210米。
气候:属中温带向暖温带过渡、半干旱间半湿润大陆性季风型燕山山地气候,四季分明、冬长夏短;春季气温回升快,干旱少雨;夏季温和,雨热同季,多雷阵雨;秋季天高气爽,昼夜温差大,气温下降迅速;冬季寒冷少雪。年均气温7.7℃,最冷月为1月,平均气温-10℃,极端最低气温-28.2℃,最热为7月,平均气温23.0℃,极端最高气温38.0℃;全年无霜期151天,降水量351.1毫米,70%-80%的降水量集中在6、7、8月份。全年多西南风,平均风速2.2米/秒。我县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.49,PM2.5平均浓度为24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下降7.7%,PM10平均浓度48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下降3.8%,优良天数286天,绿色发展考核全市第二名。
水文:境内有滦河、伊逊河、兴洲河、潮河四条较大河流,总流域面积3010.42平方公里(因为邻县有跨流域的面积,所以此数与行政区划分面积2993平方公里不一致),河网密度为0.137公里/平方公里;滦河、伊逊河、兴洲河属于滦河水系,境内流域面积1587平方公里;潮河属于海河水系,境内流域面积1423平方公里,是京津两市的重要水源地。在4大河流上,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7条,10平方公里以上,100平方公里以下支沟65条,季节性小河上千条。滦河是滦平县第一大河,河北省第二大河,全国第十三大河。水环境质量达标指数位居全市前三位。滦、潮河地表水环境质量全部稳定达标,潮河断面水质均值达到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》(GB3838-2002)I类标准,总氮浓度6.39mg/L,较2022年下降30%。县城窟窿山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%。
林业: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7.47%,人工造林面积1.6万亩,封山(沙)育林面积17.6万亩,森林抚育10.3万亩,草原改良面积2万亩。其中由市林业局直属的滦平林场管理处管辖的6个国有林场分别是:老虎沟林场、于营子林场、金沟屯林场、拉海岭林场、虎什哈林场和巴克什营林场;由该县管辖的国有林场1处,即靳家沟林场,面积8.1万亩,林业用地7.8万亩,其中有林地面积6.5万亩,占全县有林地面积的2.5%。集体林管辖188.05万亩。县内植被树种比较丰富,天然分布的主要乔灌木有油松、桦树、山杨、柞树、山杏五角枫、荆条等;人工栽培的乔灌木主要有杨树、落叶松、油松、刺槐、板栗、梨等。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,其中受国家保护的植物6种,包括胡桃楸、刺五加、野大豆、蒙古黄芪等。省级保护植物21种,如中麻黄、红景天等。野生动物:县域境内鸟类中候鸟主要有灰鹤、杜鹃、家燕、太平鸟等。留鸟主要有石鸡、山斑鸡、麻雀、金雕、猫头鹰等。旅鸟主要有鸿雁、大天鹅、银鸥、北灰翁等。兽类主要有野猪、獾子、赤狐、狍子、松鼠、野兔等。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3种(金钱豹、金雕、大鵟),国家2级保护动物有21种,属河北省重点保护的有16种。
矿产:滦平矿产资源丰富,已发现的有用矿物34种,我县铁矿大致分五种类型,即鞍山式单一磁铁矿、大庙式钒钛磁铁矿、超贫磁铁矿、超贫钒钛磁铁矿、赤铁矿。超贫钒钛磁铁矿是我县的特色大宗优势矿产。全县矿产资源探明保有储量8.98亿吨,远景储量约30亿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