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会事业—宜居宜业
2024-06-20 17时01分浏览次数:

教育事业持续发展。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(园)176所,其中,公办校(园)149所:职教中心1所,普通高中1所,初中7所,小学82所,特教1所,县直幼儿园4所,农村独立园53所;民办校(园)27所。全县班级1511个,其中,公办校(园)班级1296个,民办校(园)班级215个。普通高中平均班容量50.62人,初中平均班容量45.35人,小学平均班容量30.67人。全县学生50306人,其中,公办校(园)学生42213人:职教中心3180人,一中5172人,初中10884人,小学18801人,特教72人,公办幼儿园4104人(县直幼儿园1796人,农村幼儿园2308人)。民办校(园):承德文茂高级中学2597人,承德普臻高级中学2739人,私立园2757人(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1546人)。全县在编教职工总数2961人,另有特岗教师454人,参照购买服务教师178人,同工同酬教师42人,劳务派遣教师222人,空编运行教师34人,公费师范生18人,银铃计划12人,代课教师103人。初等义务教育入学率、巩固率、完成率均为100%,初级中等义务教育入学率100%,巩固率99.45%,完成率98.66%,残疾儿童入学率96.38%,高中毛入学率96.45%,学前三年入园率94.04%。

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284家。其中:县级医疗机构3家,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81家(乡镇卫生院19家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家、村卫生室188个、门诊部、诊所73个),民营医院3个。编制床位数1975张,实有床位数2056张,每千常住人口拥有编制床位7.47张(按2023年底常住人口264264万计算),其中:县直医院编制床位数1280张,实有床位数1039张,每千常住人口拥有编制床位4.84张,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拥有编制床位695张,每千常住人口拥有编制床位2.63张,民营医院拥有编制床位188张,每千常住人口拥有编制床位0.71张。全县医疗机构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139人(执业<助理>医师878人、护士917人、药师127人、技师96人,其他121人)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8.09人,乡村一体化村卫生室拥有乡医224人。

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。202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759元,同比增长7.5%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02元,同比增长7.5%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0661元,同比增长9.7%,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059元,同比增长8.1%。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。2023年,企业养老保险参保53817人(含退休),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13690人(含退休),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135343人,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97.5%。工伤保险参保47355人,失业保险参保26913人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8454人,累计收入17336万元,累计支出9640万元,当年结余7696万元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46052人,累计收入24395万元,累计支出26127万元,当年亏损1732万元。共对13.39万人次救助对象进行了医疗救助,支付医疗救助资金4054万元。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。全年共下拨救灾资金610万元。全县城乡低保户9274户,11878人,其中:农村低保户8706 户,11040人;城镇低保户568户,838人。城乡低保月补差额分别为370元和265元,全年发放低保金3687.80万元。全县共有五保户3089人,其中:分散供养2546人,集中供养543人。

全县拥有广播电台1座,广播节目1套,广播覆盖率为100%;电视台节目1套,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,电视覆盖率为100%;有线电视用户数 3.2 万户,入户率达52%。全县拥有文化馆1个、文化站20个,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达67000册。

全县固定电话用户9042户,互联网接入用户108142户。境内中国移动、联通、电信共建移动基站1758个,信号覆盖全部行政村,移动电话持有量316796部。

交通建设日臻完善。全县营运客车132辆,其中班线客车126辆,旅游包车6辆;出租车524辆;营运货车2998余辆;县城公交车53辆,日均运送乘客6000人次;北京城际公交车13辆,日均运送乘客180人次。

邮政包裹快递业务量6.3万件,包裹快递业务收入36.9万元,报刊业务340.5万份。

全县2023年共接待旅游人次851.3万人次,实现旅游收入115.64亿元。